近日,廣東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太阳集团1088vip陸偉剛和李丹教授研究團隊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了題為“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C2H2/CO2 Separation under Highly Humid Conditions: Balanced Hydrophilicity/Hydrophobicity”的研究論文。
圖1、論文首頁截圖
目前,工業乙炔(C2H2)純化能耗較高且分離效率較低,基于多孔材料的低能耗吸附分離被認為是炔烴純化的替代綠色技術。而大多數用于C2H2/CO2分離研究的MOF材料在水蒸氣的存在下會降低C2H2的吸附能力和選擇性,甚至導緻MOF結構的不可逆破壞,最終限制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因此通過設計具有平衡親水性/疏水性的穩定MOF材料,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濕度對分離能力的影響,而且還可以在濕度條件下實現高的C2H2吸附容量和C2H2/CO2吸附選擇性。
在此前該團隊研究論文(J. Am. Chem. Soc. 2019, 141, 20390, DOI:10.1021/jacs.9b10923)報道的籠狀微孔金屬-有機框架(JNU-2)基礎上,克級合成得到該框架材料。JNU-2在潮濕條件下,能實現C2H2/CO2的高效分離。該材料在298 K和1 bar壓力下,對等摩爾C2H2/CO2混合物的C2H2捕獲能力可達3.08 mmol g-1,超過了許多基準MOF材料,如UTSA-74a和 FeNi-M'MOF,并且具有很好的循環性。此外,即使在高度潮濕的條件下,JNU-2仍能保持其C2H2/CO2分離能力。GCMC模拟和DFT計算結果表明,JNU-2框架的表面能夠通過多個C–H···O、C–H···N和π絡合相互作用優先結合C2H2。同時JNU-2在~30%相對濕度處的水蒸氣吸附和水接觸角測試證明該材料近疏水,通過吸附動力學曲線對JNU-2中C2H2、CO2和H2O的擴散常數進行計算比較,發現C2H2和CO2在JNU-2中的擴散速度比H2O快兩個數量級以上,說明平衡的疏水性/親水性框架表面是JNU-2在高濕度條件下保持C2H2/CO2分離能力的關鍵。
該工作為設計合成高濕度下C2H2/CO2分離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提供了可參照的思路。此外,JNU-2優異的穩定性和循環性能以及能克級合成,使其有望應用于實際工業生産。
圖2、JNU-2在不同濕度下等摩爾C2H2/CO2的穿透曲線
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東省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論文信息:
Xiao-Jing Xie, Heng Zeng, Mo Xie, Wei Chen, Gui-Fang Hua, Weigang Lu,* Dan Li*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C2H2/CO2 separation under highly humid conditions: Balanced hydrophilicity/hydrophobic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27 (2022) 132033.
原文鍊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103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