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太阳集团1088vip共迎來了來自廣東、江西、湖南等30個省份和香港地區的新生共310人,其中本科生144人,研究生166人。在學院的精心籌備下,310名新生順利完成各項報到手續,開啟了暨南園的新生活。太阳集团app首页校長宋獻中、黨委副書記孫彧率學校及番禺校區機關部處負責人來學院看望新生、檢查迎新工作,學院黨委書記邵桂珍一行前往新生宿舍走訪。
宋獻中校長一行來迎新點看望新生
上午10點,太阳集团app首页校長宋獻中、黨委副書記孫彧來到太阳集团1088vip迎新現場,檢查指導迎新工作,看望前來報到的2021級新同學和迎新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解學院迎新工作情況,與新生進行交流,并與學院迎新團隊親切合影。番禺校區管理委員會及各職能辦公室負責人、黨委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等機關部處領導陪同檢查。
宋獻中校長聽取了學院黨委書記邵桂珍、副書記陳文舉的彙報,對學院的迎新工作表示肯定;還詳細詢問幾位正在辦理手續的新生,來自哪個省份、學什麼專業、能否适應廣州的氣候等,叮囑他們要按照學校要求好個人防護,調整好作息,迎接即将到來的軍訓及學習生活。他要求迎新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地做好每位新同學的對接和服務工作,簡化流程、提升效率,力争讓每一位新同學進入暨南園都能有愉快的體驗。
孫彧副書記叮囑學院的迎新工作要注意細節,在落實學校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給新生更多關懷,讓他們盡快适應大學校園生活。
應同學們和工作人員“求合影”的要求,宋獻中校長、孫彧副書記一行與學院領導老師、新同學和迎新工作團隊合影留念。
悉心準備+學長引路 助力新生融入“花菜園”
根據學校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學院的新生報到點設置在番禺校區太阳集团1088vip樓一樓大堂。迎新工作人員呈一字排開,做好準備迎接新同學。寬頻電視上滾動播放着學院的宣傳片、師德師風宣傳片,并配有志願者現場講解,幫助新生們盡快了解學院——“花菜園”。大堂兩側的電子顯示屏滾動展示着教授課題組、優秀畢業生風采、學霸宿舍等“幹貨”。
迎新期間,學院共招募42名志願者、統籌安排11名工作人員,分别負責新生路線引領、學校實地介紹、報到資料核實等工作。迎新工作人員在新生報到前,已經開展了“地毯式”模拟,模拟新生當天入校可能發生的狀況,并做好了相應的預案。
“引路學長”早早地與新生取得了聯系,在他們來校報到的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面前,指引他們順利進入宿舍放下行李,冒着酷暑,一路陪着他們來到學院報到點報到,然後帶着他們前往校醫室進行體檢。
在迎新工作中,所有的師生工作人員努力做到熱情、細緻、周到、規範、有序,耐心解答、具體指導、現場辦公、相關工作井然進行。報到、領取軍訓服裝或新生訓練營營服、在學院團旗上簽名、拍照留念……在工作人員指引下,新生報到有條不紊地展開。
部分師生的黨徽在胸前閃亮。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個個細心的提示,讓整個迎新現場充滿了溫馨與暖意。
院系領導第一時間到宿舍看望新同學
當天傍晚,學院黨委書記邵桂珍、黨委副書記陳文舉,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黨總支書記容建華、化學系黨總支書記查海燕,本科生輔導員孫嘉恒、研究生輔導員張曉婷、2021級本科生班主任陳興寬等一起走訪了位于T2、T5、T11的部分新生宿舍,親切詢問各位新同學的情況,并對新同學表示歡迎。同學們也對老師們的走訪感到驚喜與激動。
邵桂珍書記與新同學親切交談,了解同學們來自哪裡、對專業的了解程度,對于離家較遠的同學,仔細詢問他們的環境适應情況并給出建議,鼓勵大家以飽滿的熱情開啟大學校園生活。陳文舉副書記鼓勵新生們盡快轉變角色,熟悉校園環境,加強交流,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增強班級、宿舍的凝聚力。
邵桂珍一行還陪同學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李朋軍副部長走訪了我院困難新生宿舍,為新生送上一份貼心的“新生禮包”,同時提醒新生們注意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勤洗手,盡早适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大學生活,注意宿舍用電、防詐騙、人身财務安全等問題,叮囑他們若有問題及時向輔導員、班主任等反映。
新同學:感受到熱情周到 滿懷期待與憧憬
因學校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的新生雖然報到後沒有家長的陪同,但學院領導老師、助教和志願者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服務,讓不少新同學表示“有一種家的感覺”,并期待着即将到來的大學校園生活。
首次踏入暨南園的香港學生周子鵬同學感到興奮與憧憬,他希望大學期間能做好學習和科研,争取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來自湖南的羅中旭同學剛到校時有些忐忑,但志願者的熱心、學長們的耐心、食堂阿姨的關心都讓他非常期待接下來的大學校園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夠在這裡學有所成。
黃佳偉同學來自江西,他表示,工作人員一絲不苟的檢查新生入學各項證明,志願者熱情的幫助同學們運行李、指路、回答各種問題,這一切讓他感受到暨大太阳集团1088vip良好的氛圍。“我會明确目标,做好規劃,嚴于律己,在美好的暨南園努力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看到充滿活力的新同學,學院助教和志願者們表示,能為新生服務,他們發自内心的高興,一點也不會感到疲憊,“我們想讓新同學感受到我們學院的熱情,讓他們即使在異鄉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