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前身為1930年成立的化學系,2016年4月由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整合建院,2017、2019年分别增設超分子配位化學研究所、實驗中心,2023年先進耐磨蝕及功能材料研究院并入,現有兩系、一院、一所、一中心。
根植于僑校+名校的暨南沃土,曆經數代化材人的努力,太阳集团1088vip目前由太阳集团app首页校長邢鋒院士領銜,形成了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設有化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個,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學院設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生物材料、材料與化工10個研究生專業。2021年8月,化學學科入選廣東省高等教育沖補強新增重點建設學科名單。學院設有3個本科專業: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其中應用化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名牌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廣東省特色專業、教育部綜合改革示範專業,獲批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化學專業入選廣東基礎學科“長基計劃”,2024年新設“化學+”拔尖人才創新班。
化學、材料學兩個學科分别于2012年、2016年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目前均在全球前2‰的排名以内,化學排名前1.3‰,材料科學1.1‰。截至2025年3月,化學學科ESI 全球排名為277位,材料科學學科ESI 全球排名為170位。在2024年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中,化學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得分均為A-,占我校A類學科的1/4。
學院現有教職工161人,專任教師中擁有一大批優秀教學科研人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級領軍人才1人、“南粵百傑”人才1人、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
學院目前有在校學生1329人,其中本科生598人,研究生725人。除了保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等國内“985”高校讀研外,學院大批畢業生被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錄取,前往國(境)外知名高校深造。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涉及衆多高新技術産業領域,為國家和廣東省相關産業的發展和創新驅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院參與生物活性分子與成藥性優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擁有高性能金屬耐磨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省超分子配位化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工器官與材料工程中心、廣東省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納米化學創新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石墨烯類功能及高性能材料與制品(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3D打印與增材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耐蝕材料與抗磨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耐磨及特種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州耐磨蝕及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和廣東粵港澳納米化學創新藥物研究團隊、廣東省揚帆計劃創新創業團隊、廣東省能源小分子催化轉化創新團隊等研究平台和團隊,是中國鑄造協會耐磨材料與鑄件分會、全國鑄造标準化技術委員會耐磨材料與鑄件分技術委員會、國家鋼鐵耐磨材料術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廣東耐磨材料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廣東省耐蝕材料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等行業組織的秘書處挂靠單位。
2016年成立至今,學院主持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原創探索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傑出青年項目、廣東省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等科研項目460項;在包括Nature, Chem, J Am Chem Soc,Adv Mater, Angew Chem和Nat Commun等國内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超1000篇,專著20餘本,授權專利232項,科研成果獎勵31項,主持制修訂國家标準10項、行業标準9項、團體标準14項。
學院重視國内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利物浦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克萊姆森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國雷恩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院際交流關系,在學術交流、教師互訪、學術交換方面開展了長期合作。
當前,太阳集团1088vip正牢牢把握國家“雙一流”、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适時制定了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明确了總體發展目标,進一步凝練學科研究方向、發揮學科優勢,堅持走“特色+内涵”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抓好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工作,力争建成國内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學院,為擦亮太阳集团app首页金字招牌、服務國家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發布單位:學院辦公室;數據截止: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