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開展2023級港澳台僑本科新生嶺南文化考察活動

發布時間:2023-10-20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為進一步提升港澳台僑學子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在行走中厚植家國情懷,太阳集团1088vip、環境與氣候學院于1014日組織開展了2023級港澳台僑本科新生嶺南文化考察活動。30餘名港澳台僑新生分别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南海神廟及廣州海事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我國近代革命英雄事迹,探尋海上絲綢之路,親身感受嶺南文化的魅力。

參觀黃埔軍校舊址,憶往昔築信仰

14日上午,師生一行首先來到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自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親愛精誠”為校訓,為中國革命軍事政治人才的培養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在講解員的介紹下,師生一行先後參觀了孫總理紀念碑、東征陣亡烈士陵園以及校本部的複原陳列室。當走過政治部辦公室、校長室、校本部辦公廳、總理室、校長會客廳、書報閱覽室、教授部、入伍生統隊部、黃埔軍校自習室、黃埔軍校學生宿舍等區域,師生們體會到昔日軍校教官與學生共同學習、訓練、生活的情景曆曆在目。通過實地參觀,師生們深刻學習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英雄事迹和體會了反帝反封建抗争精神,這進一步激發了師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遊覽南神海廟,領略嶺南人文

午餐結束後,大家乘車前往南海神廟。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東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為祭祀南海神祝融而建。神廟不僅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之一,也是對外貿易交往的曆史見證和重要史迹。

踏入廟宇,陽光吹拂清風,秋意伴随,仿佛海神在歡迎各位師生的到來。“海不揚波”牌坊映入眼裡,雄偉地矗立在廟前,師生一行穿過石牌坊進入海神廟,碑林整齊劃一的排成一列,記錄着古人在嶺南留下的詩文書法,無不吸引着師生們駐足觀看。再深入是康熙親筆寫下的“萬裡波澄”,原迹雖已損壞,但康熙對祭南海神的重視,也體現了航海對當時社會的重要程度。在參觀神廟過程中,不少同學還仿效先人祭拜祈福、許下心願。時過境遷人依舊,人們對平安喜樂的美好願景始終不變。


 

 



參觀廣州海事博物館,揚帆起航勇開新局

師生們考察的最後一站是廣州海事博物館。廣州海事博物館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境内唯一一座“海事”專題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大量出水精美瓷器為最大特色。參觀過程使師生們得以窺見古時羊城繁榮海商曆史的冰山一角。


 



跟着博物館的展覽順序,同學們首先來到“七海揚帆”展廳。展覽從中外航線、造船航海、港口城市、瓷器出口、香藥進口、南海神廟國家禮制、市舶制度、佛教海路傳播以及蕃商蕃坊等方面,多角度展示了唐宋時期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曆史風貌,再現了千年前廣州城市繁榮、商業興盛和文化交融的曆史盛況,讓同學們學習到廣州對外交流的曆史,感受到航海文化的魅力。在“西出陽關”展廳,師生們則學習了解了先秦至宋元時期新疆精美的絲綢毛紡織品、珍貴的多民族語言文字的簡牍文書、美輪美免的雕塑壁畫、奢華的金銀珠寶、彩陶、青銅等國家寶藏。一件件文物,訴說着絲路上的動人故事。展覽以雄渾壯闊的西域場景氛圍,讓師生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絲綢之路的繁盛景象。




本次嶺南文化考察之旅為同學們深入體會嶺南悠久濃厚的曆史文化氣息創造了良機,有助于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嶺南文化、傳承“海絲”文化、加強文化自信,更加堅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以及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 高欣恩、陳紀燃

| 高欣恩、陳紀燃、陳曉玲

校對 | 黃永康

責編 | 何其瑾

初審 | 陳曉玲

終審 | 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