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屬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低的電極電勢被認為是二次電池負極的“聖杯”材料。然而,較低的庫倫效率和枝晶生長等問題一直制約着锂金屬負極的實際應用。要解決這些科學問題,構築穩定、均勻的固态電解質界面(SEI)是一條有效途徑。近日,我院教師王子奇與阿貢實驗室合作,以“A Fluoride-Rich Solid-Like Electrolyte Stabilizing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為題發表了一篇研究性文章,收錄在材料領域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我院研究生王華山為該文章第一作者。該研究報道了一種基于氟磺酸酸化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類固态電解質TMO,其不僅具有較高的室溫離子電導率,更能促進均勻、緻密且以無機成分為主的锂負極SEI生成。TMO的使用可有效提升锂金屬電池的循環穩定性與安全性。
研究點一:TMO的離子導電機制
圖1. a) TMO電解質的設計以及SEI形成機制示意圖。b) TMO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和固态核磁測試。
研究點二:TMO中的锂沉積行為
圖2. Li-Cu電池的a)庫倫效率測試和b) CV測試。c-n)不同锂沉積形貌的SEM表征及示意圖。
研究點三:TMO中SEI的形貌、成分及形成機制
圖3. a) TMO電解質的能級計算。b) SEI的XPS表征。c, d) 對稱電池的界面阻抗演變。e, f) SEI的冷凍電鏡表征。
研究點四:使用TMO電解質的锂金屬電池性能
圖4. 不同N/P比電池的a) 循環性能及b) 負極庫倫效率。c) 高負載量電池的循環性能。d, i) 與液态電池循環性能的比較。e, f) 高負載量電池的截面SEM形貌。g, h) 高電壓串聯電芯和高容量軟包電芯照片。
【文章鍊接】
A Fluoride-Rich Solid-Like Electrolyte Stabilizing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3135
文圖:王華山
校對:劉 雪
責編:李逸凡
初審:王子奇
終審:陳填烽